第99章(第3页)


    姜铄时运不够,被哨骑队伍撞上痕迹,从而追上捕获,一切都很自然,没半点不妥。
    甚至张济事后盘问过当事者,也是如此。
    照理该是运气使然,但不知为何,他总莫名有那么一种隐隐的异样感觉。
    总觉背后可能有推手。
    无凭无据,为什么就这么想呢?
    大约是源于梁尚吧。
    怎么说呢?谋士和谋士之间,若顶尖那一拨相遇,总觉棋逢敌手。
    张济虽没见过梁尚,但他对后者却颇了解。
    这种了解不但出于这二年来的几次交手,还源于他私底下对梁尚的来历行事作风等等的反复分析。
    梁尚此人,心思慎敏行事周密,素有滴水不漏之称。
    事涉公子,他肯定打起十二分精神的。
    而说实话,张济这人素来是不大相信巧合。
    种种原因,导致哪怕表面毫无破绽,他也总莫名有一种直觉,觉得姜铄后头可能有一只隐蔽的推手。
    以促成被擒一事。
    说不清,道不明,所以张济特地嘱咐了这一句,毕竟若能谋算到姜铄身上的,位置肯定不会低。
    裴文舒和临淄交好多年,难保没有什么熟稔的人,他甚至会考虑借这些熟人的手使力的,那张济就建议千万不要了,万一被那推手察觉,甚至直接撞到那推手手上,那就糟了。
    出师未捷身先死,甚至还会连累徐州裴氏。
    “可能有推手?”
    姜萱一诧,不禁和卫桓对视一眼,她郑重点头:“文尚放心,我会给他强调此事的。”
    “那好极。”
    张济站起:“也或许只是我的臆想未定,反正……”
    “我知,谨慎为要。”
    姜萱点头,她明白的,这事只有一次机会。
    张济便拱手告退了。
    目送张济背影出门,姜萱蹙了蹙眉,问卫桓:“阿桓,你说会不会是真的?”
    她颇疑惑,姜铄可是姜琨之子,哪个要谋害他?还是用这种法子?
    需知青州这几年间,上层并没换什么人,来来去去都是那一拨,旧日她都认识全的。
    要真有这么一个人,忆起往日时光,她难免有些不寒而栗。
    卫桓站起,给她理了理衣襟,二人携手,沿着廊道回后院去。
    他漫不经心道:“谁得益最大,那便是谁?”
    按这个思路,那就是姜钦了。
    姜铄麾下那数万兵马仍在他手里掌着,郑营等人七零八落,娄兴急着探听大外甥的生死,人又在临淄,暂不能设法将其收回来。
    最大的得益者,“就是那姜钦。”
    卫桓挑了挑眉。
    不过姜萱闻言,却蹙眉反驳:“如此凭空猜测,也太武断了。”
    她不同意。
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