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 旧恩如言亦难收(第4页)


    公孙珣微微颔首感叹。
    “保天下与保国并不相碍,图雄争霸也不是什么不可为人知的鄙陋之事,唯独你们这些年轻人,想要建功立业之余,心里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才是……使者远道而来,咱们举火摆宴吧!”
    众人这才回过神来,各怀心事的同时复又一同行礼称是。
    当晚宴罢,众人自宿于铜雀台下的一处临时落脚之地,第二日方才浩浩荡荡,回到邺城。
    而公孙珣回到城中,尚未来得及正式接见鲁肃,询问公事,便忽然于府中接到一个讯息,乃是戏忠亲自送来的。
    “皇甫嵩……请辞司徒,求来邺城教授兵书?”
    公孙珣坐在案后若有所思。
    “这是有所察觉了?”
    “未必是察觉,而是警觉吧?”
    戏忠在旁捻须从容作答。
    “毕竟是多年宿将,见得多想的也多。”
    “刘虞呢?”
    公孙珣再问。
    “太尉并无动静。”
    戏志才回答迅速。
    “中规中矩而已。
    不过即便是中规中矩,他也都第四次联手三公九卿催促将军你往长安一行,商议天子束发后的大事了。”
    “躲不掉的。”
    公孙珣摇头笑道。
    “就好像玄德让鲁子敬来试探河北态度的同时,心里恐怕也明白,有些事情总是躲不掉的。”
    戏忠欲言又止。
    “志才不必如此作态,我知道的……”
    公孙珣愈发感慨而笑。
    “既然来到这一步,有些事情总是要做的,绝不会心慈手软。
    只是昨日说了些大话,所以不免感慨,为什么这多人心里明明是懂得,却还要为了些许旧恩而搭上一切呢?”
    “不是此意。”
    戏忠一声叹气。
    “只是觉得君侯昨日言语虽然震耳发聩,却未免说早了一些……要我说,有些人牵连过深,不如就让他们为了所谓旧恩陪葬去吧!
    君侯太过仁慈了。”
    公孙珣沉默片刻,再度开口时却也恢复了从容:“也罢,皇甫嵩想来邺城就让他来便是,而长安那边请了那么多回,这次送走鲁肃咱们就动身走一遭便是。”
    戏忠俯身不语。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我是不说话的分割线——————
    “珣既得琅琊,全中原形胜之地,刘备震怖,遣东城鲁肃问安于邺城。
    至,珣见其人于铜雀台,肃与诸生辩大义,相持不下。
    时值初秋落日,珣乃凭栏而叹:‘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,君等大义,于天下乎,于斯人哉?’肃乃惭。”
    ——《汉末英雄志》.王粲
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