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二十六章 必灭鞑虏 南北屯田


    第四百二十六章必灭鞑虏南北屯田
    “你到底和山东那边怎么谈的!
    !
    ?”
    吴三桂在内堂中暴跳如雷,冲着呆立在那里的吴木桓怒目大喝,吴三桂因为率领家丁在鞑虏军阵中救出他老子吴襄,从此平步青云,自觉得是因为自己才给吴家赚下了这份大家业,平日里在家中颐指气使,就连吴襄的账也是不卖。
    即便这吴木桓和他关系极近,但他训斥却也是如同对待家奴。
    那边的吴木桓也是噤若寒蝉,不敢出声,低着头,若不是堂上还有几名吴三桂的亲信军将,恐怕他就要跪下来了。
    站在一旁的参将马宝看着吴三桂这般愤怒,禁不住出声开解道:
    “大帅,他山东狮子大张口,咱们不理会就是,这隔着个北直隶又有山海关的,他怎么过来,咱们呆在这里该怎么着就怎么着。”
    边上的游击孙文焕也是附和道:
    “关外的大明土地,还得是大帅决断,他山东也不过是个将军衔的总兵,凭什么在这里大言不惭,就是吓唬人的。”
    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又是在厅堂上走了几步,恨恨的想要把手中的信纸撕掉,可展开之后犹豫了下,还是没有动手,大喘了几口气,回头说道:
    “吴木桓,你在山东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,那些东西是不是你私下吞了不少,把那边热火了这才变卦,要是真有这事,现在给本帅说,饶你一死,要是以后被本帅查出来,就扒了你的皮!”
    听到这话的吴木桓再也顾不得什么吴家自家人的体面,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。
    连连磕头说道:
    “大帅,大帅,冤枉啊,这样的大事,我怎么会这么不开眼,大帅若是不相信,就请派人去山东查问,我要是贪墨了一分一毫。
    甘愿千刀万剐!”
    吴三桂坐在椅子上,看着地上连连磕头的吴木桓,心中也是知道他这堂兄弟未必会在这么明显的事情上动手脚,可是山东开始提出地那些商业上互惠互利的条件,在第二次到来的使者信中全部保留,没这些好处,辽镇也是活得好好的,有这些好处。
    不过是锦上添花。
    但山东在第二次信中却要求,辽兵独自面对鞑虏的军事压力,未免太过艰难,山东愿意鼎力相助,派兵两万出山海关。
    军需补给全部由山东自行解决。
    武将的权力得自什么,无非是军队和地盘,山海关到宁远一线的地盘虽然是直接面临鞑虏军队的威胁,可却是吴三桂地根基所在。
    他的军将士兵,还有这些军将士病的家产土地,都是在这片地盘上。
    如果有外系军马驻扎进来,那他收下的这些人的地盘必然遭受挤占,辽兵的统领吴三桂又如何自处,又把自己放在什么地位呢?
    在吴三桂看来,山东的这番举动就是抢地盘的,他派人去跟山东示好。
    可不是要拱手让出自己地地盘,无非是提前交好,为今后的交往打好交道,投靠李孟也未尝不可,但投靠的同时也要保全现在的基业,或者李孟能给出更大的价码。
    可现在一切都没有确定,山东巨然明目张胆发来信函,要求派兵驻扎。
    这是什么混帐事。
    隔着这么远,真不把近十万辽兵放在眼里了?
    不过吴三桂也只能是在宁远地帅府中气急败坏。
    整个关外的辽兵现在是缩成一团,生怕再有什么举动,鞑虏兵马就会彻底的打过来,尽管这段时间鞑虏兵马还算是安静,好像都在等待盛京选帝的消息。
    想想山东在河间府全歼了四万鞑虏大军,想想自己五千兵马在大兴堡差点被对方打地全军覆没,吴三桂就一点勇气也无法提起来,强弱实在是太悬殊了。
    盛京推选出来了新的满清皇帝——六岁的福临,辽镇的军将们还有些窃喜,心想一个年幼皇帝,按照大明的经验,国内肯定是内斗不停,或许辽镇兵能喘几口气,不过刚出四月,吴三桂就从哨探那边得到了消息。
    说是满清正在锦州一带集结兵马,准备攻打宁远城,这个消息可真是让吴三桂和辽镇兵马魂飞魄散。
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