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七九章 越来越浑浊的历史大潮


    别说此时乐和在云里雾里,就连前知五百年,后知一千载的王伦,对局势都有点靠猜了。
    毕竟,眼下发生的这一切,已经变得和原来越来越不一样了。
    就说田虎这厮,在原本轨迹中面对被朝廷招安的梁山军时,不知哪里来的底气,完全一副等君送菜的架势。
    直到手下大将相续败亡之际,田虎才回过神来想要北投,哪知最终还未成行,旋被梁山剿灭。
    此时的伪晋国,说实在的,架子要比从前拉得大多了。
    虽说此世绿林道上崛起了一个王伦,让水泊梁山的吸引力空前强大,强大到让不少真正好汉都无法拒绝。
    但其同样也起到了一个反作用,那就是强硬起来的梁山同时也把绿林中的沉渣,间接给逼到其他三寇势力之下。
    所以还在梦中的田虎并不知道他实际上捡了个大便宜,虽说失去了孙安、卞祥等顶梁柱,但被他网罗的小鱼小虾,比起从前,多出十万都不止。
    喽啰多了,声势自然而然便大了。
    从前不过数州之地的伪晋,此时差点占据了整个河东。
    当初在河东立国与宋国争霸的北汉,最盛之时的地盘,也没他田虎大。
    是以,即便西军摧枯拉朽,收复失地的速度完胜当年招安后的梁山泊,但还是给田虎留下了足够多的反应时间,于/是一支不曾在河东历史上出现过的番人骑兵,就这么神秘的出现了。
    至于这支番骑的出现,未来会给大宋的国策带来甚么样的变化,王伦也有些拿不准。
    是以,连乐和都毫不知情的情报人员“惊蛰”
    被紧急启用,足以映衬王伦此时内心的警觉。
    只可惜,他现在能做的,唯有等待。
    等待更多、更真实的情报,来支撑他的判断。
    以求为梁山泊的将来,把准脉搏。
    几乎与此同时,离曲院街口遇仙楼直线距离并不遥远的东京皇宫内的,大宋帝国的最高领导层,也在就河东战事进行紧急磋商。
    “朕知道他能!”
    “哐当”
    一声,一块品相不凡的砚台被狠狠砸向御阶之上,艺术家皇帝赵佶还是很少有如此失态的时候。
    当然,这种极端情绪的根源明显不是因为朝廷将官刘延庆的战死。
    “事到如今,还跟朕说甚么辽骑不可怕,旦夕便可聚而歼之!
    这是几千骑兵的事儿吗?!
    说到底。
    这是宋辽两国到底能不能维持现状的问题!”
    这是一场小规模的密室会议,参与之人只有身为百官之首的权相蔡京、因高俅“殉国”
    而上位的原步军太尉段常,还有同知枢密院事的王襄,和这三位朝中重臣相比,在场某个小人物的出现,就显得有些突兀了。
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