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一章 顺势而为之(第6页)


    等到段酌微坐下,顾留白便微笑着说道,“像她这样的人物,不会随意做出选择,她既然选择你们两个,那你们两个身上肯定有她看中之处。”
    段酌微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,接着认真道:“一开始我只是觉得沾了卫羽的光。”
    顾留白说道:“你觉得周驴儿有没有用?”
    段酌微想着近日的传言,心中一凛,道:“自然是有用的。”
    顾留白笑道:“他在黑沙瓦一战之中,一个人比一百个传令官还有用,但在此之前,那些老边军见了他,只觉得他是个没啥用处的傻小子。”
    这些幽州世家子弟通过裴云蕖和顾留白的关系,他们早已猜测出顾留白是参与了黑沙瓦一战的主要人物,虽然华沧溟一直守口如瓶,但他们也甚至怀疑顾留白便是绿眸,只是这么多天下来,顾留白的眼珠子从未绿过,再加上那绿眸太过传奇,这便导致他们往另外一个方向猜测,顾留白可能是那绿眸的兄弟,反正也是差不多的存在。
    段酌微原本就想得清楚,再听着他这样的比喻,心中一动,道:“你已经知道了我在做什么?”
    “你大概已经说服了你家中。”
    顾留白点了点头,道:“我听说你在收购一些旧书坊,还有在和一些喜欢收集古籍的藏家谈,不知你具体有何设想。”
    “其实松溪书院那次教学给我了很大启发,隔日我有了些想法,又通过华琳仪特意去拜会了邹老夫人。
    虽说只是听取了她一些办学的趣事,但我还是想到了一些道理。”
    段酌微看了一眼顾留白,认真道:“大唐以武为尊,我听闻哪怕是在长安皇宫里头的朝参之中,也是武官的气势压过文官,门阀当道,像我们这种边远郡县的官家子弟在长安都属于寒门,那真正的寒门学子,尤其不是武者,更无在帝国的舞台上一展拳脚的机会。”
    顾留白知道段酌微需要一些鼓励,于是他平静道:“的确如此。”
    段酌微静下心来,说道:“现今最大的问题,是读书无用论。
    修行练武,上阵厮杀,是现今大唐博取功名的最佳路径。
    但邹老夫人的一些话语让我也茅塞顿开,我大唐大多数年轻人根本不具备练武的条件,别说修行所需的天资,便是不修行真气法门,只是纯粹练些淬炼肉身的武技,熟悉刀枪棍棒招数,我们和吐蕃人、突厥人相比也不具任何优势,我们种田,他们游牧劫掠,我们大多数寒门子弟也只是勉强吃得饱,没有足够的肉食吃,在血肉力量和骑术射术方面,并不具备天生武者的潜质。
    所幸我大唐人多,一百个人里面总挑得出几个厉害的武者或是修行者,但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人,其实很适合读书。”
    顾留白很认真的听着,道:“你一开始点名读书无用论,是想从这方面入手?
    段酌微点头,说道:“武者博取功名,可获封赏,能养家糊口。
    若是读书也能足够养家糊口,便会渐渐扭转边远州郡读书无用的固定思维,这些年邹家在两座书院投入不少,让许多学生能够通过学院获得收入,也渐渐扭转了不少人的观念,也让更多的贤才得以有读书的机会。
    我接下来不只是要收购这些旧书坊,我还会收购经营字画的店铺,我想多办一些诗会,潜移默化的让许多州县的人觉得就如佩剑是高雅的事一样,欣赏字画,欣赏诗书,收集古籍并研究内里的学会,也是十分高雅之事。
    通过这些手段,让字画古籍等等诸如此类的东西可以卖出更高的价钱,到时候精于此道的读书人,在这些环节里面做事的读书人,都能获得不错的收成。
    与此同时,我还可以得到更多贤才的助力。
    凝溪兄你可以通过修行者或是军方得到很多讯息,而我便想着,可以通过读书人的文脉来做很多有用的事情。”
    “这恐怕不是五年十年的心血了。”
    顾留白有些感慨的看着段酌微,“或许和邹老夫人一样,便是一生的事情。”
    段酌微微笑起来,道:“我已经下定决心。”
    顾留白平静道:“老夫人是具有大智慧之人…要想成大事,不只是要有恒心毅力,还需要审时度势,顺势而为。
    皇帝要和门阀争斗,近些年已经有大推儒道的迹象,大势已成,接下来只需时刻揣度皇帝心意,这事情应该做得成。
    你说的这些我大多赞同,只是大势未成之前,遍植各方州域也未必能够顺畅的潜移默化,让人觉得你所说的那些东西高雅,如今大势既成,只需皇帝略微有所表示,以长安带动各州域,会事半功倍。”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    段酌微顿时明悟,“以此法直接在长安运用,开办类似松溪书院和潜心书院的学堂。”
    “天子脚下,寒门得益,更容易被天子看见。”
    顾留白笑道,“我和裴云蕖去长安,五皇子在从中出力,要让有些事情和佩剑一样高雅,便容易做到得多。
    我们以此基石,和那些门阀争斗,也会有李氏的助力。
    这种事情,对你的抱负,对我的谋划,都有益处。
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